滄州體育運動學校是滄州地區唯一的一所培養和輸送高水平體育后備人才的學校。1992年建校,經過二十余年的建設發展,學校內外部環境、場館建設、設施設備、教學訓練、師資力量、管理模式、辦學成果均達到一定水平和規模,成為一所廣大青少年展示體育特長,進行專業培養、系統訓練的特色學校。
1.學校情況
1.1 學校概況。
滄州體育運動學校是1992年2月經省政府批準建立的一所中等體育專業學校,其職能是為國家培養和輸送高水平體育后備人才。學校占地147958平方米(222畝),總建筑面積52664平方米,固定資產6500余萬元。建校以來,學校緊緊圍繞“培養輸送高水平體育后備人才”的辦學宗旨和“以訓練為中心,以教學為基礎,以出人才為先導”的辦學思想,科學選材,嚴格管理,系統訓練,培養了一大批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中等體育人才和優秀體育后備人才。
1.2 學生情況。
學校有教學班13個,學制含小學五年級至中職階段。學生年齡結構跨度達10歲(7-17歲)。2019年總計招生368人,其中全日制招生84人,非全日制招生308人,在校生222人(為中職階段有學籍的學生數),小學六年級至初中階段人數為191人,走訓人數為213人。2020年總計招生258人,其中全日制招生78人,非全日制招生174人,在校生224人(為中職階段有學籍的學生數),小學五年級至初中階段人數為207人,走訓學生202人。2019年中專畢業生58人,2020年中專畢業生83人,42%以上升入各大體育院校,附設班學生99%升入本校中專部。
1.3 教師隊伍。
2019年學校有教職工98人,專任教師、教練員81人,高級職稱為25人,中級職稱52人,本科學歷70人,市管專業技術拔尖人才3人。2020年學校有教職工103人,專任教師、教練員83人,高級職稱為27人,中級職稱55人,本科學歷80人,研究生學歷2人,市管專業技術拔尖人才3人。
1.4 設施設備。
學校有3700平方米教學樓一座,內設17個標準教室,另有物理、化學、生理實驗室,電教室、語音室、微機室、選材室、醫療室、圖書室、閱覽室、多媒體教室等,教學儀器、設備均能滿足教學需要。學校開設武術、散打、拳擊、跆拳道、柔道、摔跤、舉重、藝術體操、競技體操、田徑、籃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網球、游泳、賽艇、皮劃艇、自行車、羽毛球、擊劍、射箭、鐵人三項、三人籃球、空手道等25個競技運動項目,均有相應的訓練場(館、房)。2019年,4761平方米綜合訓練館已投入使用,武術、體操、排球、乒乓球、拳擊等項目遷入訓練館,有效地緩解了訓練場地緊張的問題。生均教學儀器設備值0.25萬元,生均教學訓練場所0.02萬平方米,生均圖書70冊,與2019年生均設備擁有量略有提升。
2.學生發展
2.1 學生素質。
學校學生均為有各體育專長的運動員。學校通過系統的招生選材,吸納挖掘優秀苗子隊員,并遵循優秀體育人才培養規律,加強隊員全面的身體素質訓練和基本技術訓練,打好向高水平運動員發展的基本功。在校學生需進行文化學習和體育訓練。學校開設適齡學生文化教學科目,進行常規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課合格率為86%;學校開設的25個競技訓練項目定期進行大綱測試,每年兩次,學生測試良好率達86%以上,畢業生升學和進入專業體工隊人數約為47%。
學校學生有三種走向,一是特別優秀的運動員(有省以上大賽成績)輸送到省體工大隊或各行業體協,繼續接受更高層次的系統訓練;二是考學深造;三是參加工作就業,走向社會。
2.2 在校體驗。
體育運動學校在校學生既要接受大運動量的專項訓練,又要完成義務教育的課業要求。為學生可持續發展著想,學校積極行動起來,以思想道德教育為起點,堅持讀訓并重,體教結合,靈活施教,努力培養競技成績突出、文化素質優良,品學兼優,知行兼備的優秀體育后備人才。
學校教學部門狠抓教育教學,促學生文化素質均衡發展,通過嚴格的教學量化考核,推轉全盤教學工作;各種技能培訓,促教師精修業務,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技能;耐心細致的班主任工作,為學生全面健康發展引路護航。學生文化理論學習滿意率達90%。
學校的專項體育訓練無論從師資至場館設備均為本地區一流水平,體育訓練的魅力聚集了一批熱愛體育、獻身體育的青少年,在校學生體育訓練滿意率達99%。
堅持立德樹人,狠抓思政教育。學校認真落實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態下學校思政工作的講話精神,堅持教育鮮明政治功能和意識形態屬性,把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根本任務。結合年度教育主題,校黨委、團委積極開展學雷鋒活動月、五四青年節活動月以及板報評比、書法比賽、棋類比賽、清明節掃墓,推舉入黨積極分子、共青團員等系列教育活動;每周一的升國旗儀式及國旗下演講為學校特色德育教育形式,結合校報、櫥窗、課堂、訓練場等教育陣地,廣泛開展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理想信念、社會道德、行為規范等內容的教育,使學生明辱知恥,學會做人做事,明確社會責任,增強報效祖國的意識;學校后勤保障、安全保障、學生管理等部門以人為本,用周到細致到位的服務工作,發揮了巨大而樸素的教育作用,讓學生在校學習、訓練、生活滿意而幸福。學生校園文化與社團活動滿意度為90%,生活滿意度為98%,校園安全滿意度為99%,畢業生對學校滿意度為99%。
2.3 資助情況。
2019年免學費學生為385人,金額為44.275萬元,落實助學金人數為12人,金額為1.2萬元。2020年免學費學生為400人,金額為46.329萬元,落實助學金人數為16人,金額為1.6萬元。
2.4 就業質量。
2020年學校中專畢業生47%升入高等院校深造,其中46%的學生走向社會,從事體育或相關產業職業,就業率100%;2019年升高0.5%。對口就業率為10%。
2.5 職業發展。
因為從小從事體育訓練的原因,體育運動學校學生拼搏好勝,意志力強,進入社會學習能力強,崗位適應能力達90%,創業欲望強烈,畢業從事保安、健身教練、中小學體育教師,或利用所長,開展自主創業。
3. 質量保障措施
3.1 專業動態調整。
適應競技體育事業不斷發展的需要,學校加大體育后備人才選拔培養的力度,注重以武術等傳統優勢項目為龍頭,輻射拉動跆拳道、柔道、拳擊、散打等項目的崛起;重視運動員基本技能和基本技術訓練,為其成才夯實根基,打好基礎;重視調整非奧項目,增設適合學校特點的奧運項目;注重加大冰雪項目設置,通過跨區域聯合培養、跨項選材等多種形式,為運動員學生搭建更多成才成長的平臺,創造更多發展發現的空間。2020年陸續完善了新上項目,競技項目達25個。
3.2教育教學改革。
體育運動學校訓練、教學工作為學校的兩大業務工作。
一、學校訓練部門狠抓訓練,努力提升競技體育綜合實力。
(一)抓好訓練常規管理,訓練工作規范有序。學校訓練科和少兒體育訓練中心兩大訓練部門認真抓好招生、選材、訓練、參賽、教練員管理和考核等訓練常規管理工作,日有督查記錄,月有匯總小節。以規范化管理,促進了訓練工作效益的提高。
(二)狠抓實戰訓練,全年訓練時間達300天以上。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寒來暑往,鐵杵磨針,練技術,練體能,練耐力。教練員們出滿勤,干滿點,他們深知沒有日積月累的磨練,哪有運動成績的飛躍,堅持全年訓練達300天以上。
(三)年度比賽練兵,緊鑼密鼓。各隊針對2020年各項賽事安排,制定了周密的訓練計劃,從難從嚴,從實戰出發,堅持科學的方法訓練,并遵循訓練規律,細化訓練安排,強化訓練紀律,有效提高成績。學校還通過年度大綱考核、身體形態機能測試,建立苗子培養體系,統籌謀劃項目發展,促使優秀苗子脫穎而出。在狠抓訓練的同時,教練員注重對隊員進行集體榮譽,拼搏進取,理想信念等方面的教育,力爭運動成績和精神文明雙豐收。雖受新冠疫情影響,但下半年省青少年錦標賽開賽以來,各訓練隊仍克服重重困難,訓練參賽緊鑼密鼓,取得了驕人戰績。
二、學校教學部門精練內功,狠抓文化教育教學。
(一)抓好教學常規檢查,組織好常規教學活動。教務科積極推進教師量化考核與獎勵性績效工資掛鉤,有效地提高了教師教書育人的責任心和積極性。
(二)加強教師培訓學習和優質課競賽活動,提高教師的授課水平。全年舉辦優質課、公開課、匯報課8次,教研活動20余次,并繼續堅持了集體評課這一特色教研活動。
(三)耐心細致的班主任工作,培樹了校園文明禮貌之風。
(四)先后進行教學改革10余次,增加了學生入學門坎文化課測試制度。使學生課堂上下文明有序,教學秩序穩定,教學成果顯著。高考升學率達47%。
3.3 教師培養培訓
一、注重教練員思想教育、業務培訓,努力打造新型教練員隊伍。年度教練員培訓亦按計劃分批、分級進行,雖受疫情影響,但全年仍有20余名教練員參加專業培訓學習,學習先進的訓練方法,開闊視野,與時俱進,加快了教練員隊伍由經驗型向科學型轉變的步伐。
二、重視教師培訓有完善的教師培訓規劃。按照培訓要求2020年教練員、教師們進行了學生發展核心素質、新教材教法與教師專業能力提升以及功能性體能訓練理論與實踐、青少年運動營養、運動員科學選材、常見運動損傷康復等培訓。
全年教練員、教師培訓率為98%。
3.4 規范管理情況
2020年在原有制度匯編的基礎上,完善了學校章程,新增《關于持續解決困擾基層的形式主義問題為學校競技體育發展提供堅強作風保證的推進方案》、《推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效常態化工作方案》、《深化糾正“四風”和作風紀律專項整治推進方案》、《緊盯當前黨員干部作風紀律突出問題集中開展整治專項行動工作方案》、《關于加強工作紀律改進工作作風》等規章制度,各項管理制度齊全、規范、科學,保證了學校各項工作的正常運轉。
按照冀教職成[2016]16號文件及上級教育部門規定,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使我校主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新常態,服務中國制造2025、創造更大人才紅利。結合省中等職業教育質量提升工程項目學校建設績效評價工作,我校建立教學、訓練工作診斷與改進(簡稱診改)機制,自覺履行教育、體育行政部門管理規定、加強事中事后監管,促進我校辦學工作常態化,自主保證人才培養質量,把學校辦活辦好辦強,辦出特色。學校將以此為契機,積極學習,積極作為,積極診改,努力為國家培養更多高水平體育后備人才,為滄州競技體育事業做出更大貢獻。
3.5 德育工作情況
在實際工作中,我們摸索出了德育工作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建立健全了班主任及教練員負責制,堅持校黨委統領,黨、政、工、團齊抓共管,通過日常的教學、訓練、管理,把德育工作落實到位。2020年進一步完善了《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案》,通過五條主渠道,把德育工作的觸角伸入到學生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
首先,將德育寓于日常教學之中。充分利用課堂主渠道,通過潛移默化的教育和師德風范的影響,形成持久的感染魅力。教師在教會學生知識的同時,也將做人的道理、禮儀修養、倫理道德、人生價值等等傳授給學生;教練員在教授學生運動技巧的同時,亦將拼搏進取,挑戰自我,戰勝自我,為國爭光的精神傳授給學生,日積月累,對學生健康人格的塑造大有益處。
其次,將德育寓于具體活動之中。通過組織精神文明活動月、清明節掃墓、五四演講、歌詠比賽、志愿者服務、升國旗活動等,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革命傳統、理想信念等的教育,大力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幫助學生樹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通過組織各類體育比賽,鍛煉學生的組織能力,檢驗其專業技能;通過各類知識競賽活動,將知識性、趣味性溶為一體,寓教于樂??傊?,豐富多彩的各類文娛活動,是將學生知識轉化為能力,興趣轉化為特長,認識升華為意志品質及道德信念的過程,使學生各方面素質得到提高,終身受益。
再次,將德育寓于學生管理之中。1、注重人性化管理,以人為本,深入了解學生,不管是教練員、班主任還是學生干事,大量耐心細致的思想工作,起到了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作用。2、針對體校學生的特點,我們注重文明衛生習慣的養成教育,制定了《學生日常行為規范》、《衛生管理制度》、《宿舍管理制度》等規定。并通過查宿舍,查教室,查衛生,查食堂,發現問題,及時批評教育,并進行評比,使學生注意自己的文明舉止,非常奏效。3、注重學生的法制安全教育。學校每年舉行“法制報告會”、“安全報告會”,對學生進行“珍愛生命,健康成長”的教育,對愛打愛鬧愛沖動的體校學生來說非常必要。
第四,將德育寓于校園環境之中。2020年教學樓一至三樓建立了文明宣傳長廊。日常我們還通過廣播、電視、板報、櫥窗等宣傳陣地,給學生創造一個“時時受教育,處處受感染”的德育環境。另外,優美整潔的校園環境,對學生也是一種熏陶,一種教育,一種自我約束。
第五,將德育寓于服務之中。學校規定所有教職工和各科室都要承擔學校德育工作的責任。學校黨組織充分發揮政治核心作用,與學校行政一道,充分發揮和調動學校各有關方面互抓德育工作,支持、協調各科室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活動,為學生上好黨課、團課,當好學校德育工作的引路人。行政工勤人員用自己周到細致的服務,讓學生滿意,讓學生感到關懷,感受到愛,這本身就是一種巨大的、樸素的教育作用。
3.6 黨建情況
2020年,校黨委注重加強黨的建設,充分發揮了政治核心和戰斗堡壘作用,帶領全體黨員干部,團結全校師生認真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圓滿完成了教書育人、訓練比賽、人才輸送、學校建設、內部改革等各項任務,使學校辦學質量、辦學效益和辦學水平得到了極大地提高。
一、抓好班子建設,發揮核心領導作用。
(一)建設“學習型黨組織”,努力提高辦學治校能力。堅持中心組理論學習。班子成員自覺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在政治上與黨中央保持一致,思想上與時俱進,理論水平和執政能力都不同程度地得到提高,向著“學習型黨組織”不斷邁進。
(二)領導班子依法治校能力不斷提升。日常堅持黨委領導、校長負責制,堅持“三重一大”集體決策制度,建立健全了學校的議事規則和辦事程序,形成了分工負責、協調配合、科學運轉的集體領導工作機制。
(三) 黨風廉政建設堅強有力。校黨委切實履行“兩個責任”,堅持把黨風廉政建設與學校黨政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實”,不斷完善黨風廉政建設責任體系,營造了風清氣正的校園氛圍。
二、抓好黨員隊伍建設,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一)堅持抓好黨員教育,黨員素質得到進一步提高。2020年圍繞鞏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深入開展“嚴細深實快”作風教育,形式多樣的學教活動、幫扶活動,無論是“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學校思想政治工作”活動,還是十五運爭光、精神文明單位創建、師德師風、工作紀律整頓、警示教育講座等均注重各項教育活動的實效性,力求內容鮮活,真學真做,使廣大黨員、職工的思想政治素質得到極大提高。
(二)堅持抓好黨員管理,黨內政治生活進一步規范化、制度化。一是借力“基層黨組織建設質量提升年”活動,堅持黨的組織生活制度,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二是形式多樣的黨課、團課、主題黨日等教育效果明顯。三是借力各項教育實踐活動,抓好建章立制,形成持續推進教育效果的長效機制。
(三)堅持抓好基層黨組織建設,使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進一步增強。校黨委抓好各支部黨組織建設,規范“三會一課”和黨員日常教育管理,健全組織檔案,進行黨員信息錄入管理,組織黨員志愿者服務活動,組織開展“多彩主題黨日”活動,積極參加全市“基層黨組織建設質量提升年”活動,發揮好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
三、堅持抓好師生思想政治工作,推進和諧校園建設。
校黨委貫徹執行以德立校,以德育人的指導思想,認真開展教職工和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利用周四職工學習日和周五黨團活動日,積極組織全體職工學習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學習《教師法》、《教育法》、《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等一系列教育法律和法規。校黨委還通過加強對共青團工作的指導,將青年學生凝聚在共青團的旗幟下,認真學習,刻苦訓練,志愿服務,廣泛參與社會實踐。馳而不懈地抓好黨的建設,使黨組織的政治核心和戰斗堡壘作用日益突顯,為學校中心工作提供了堅強保證。
4.校企合作
因體育運動學校人才培養的特點及特質,我校暫無校企合作情況。
5. 社會貢獻
5.1 技術技能人才培養。
建校以來,共有3000余名中專畢業生走向工作崗位,大部分已成為各縣市區體育教育部門的骨干力量;共向省以上專業隊輸送優秀運動員400余人;獲省以上比賽金牌600余枚,學校培養了6位世界冠軍,10位亞洲冠軍,2020年學校發揮市級文明單位作用,積極參與文明城市創建的各項活動,為全市文明城市創建做出應有的貢獻。
5.2社會服務
學校社會功能:承擔體育專業中等學歷教育,承擔少年兒童業余體育工作的管理工作,承擔九年義務教育任務,承擔代表滄州市參加省以上體育競技比賽任務。2020年,參加河北省青少年錦標賽斬獲金牌66枚,銀牌59枚,銅牌98枚,25名輸送隊員在全國各大賽場爭創佳績,展示了優秀運動員的風采,為學校、為家鄉爭得榮譽,訓練工作成績喜人。
5.3服務抗疫
新冠疫情期間,學校按照上級部署,認真做好師生疫情防控和日報告,積極開展線上教學和訓練工作,做到停課不停學、不停訓,且激發了線上培訓會、教學研討會、在線訓練交流、心理疏導、家國情懷教育等等新型的教學方法。開學復課后,各部門做好線上線下教學訓練工作的有效銜接,確保了競技體育的有生力量,確保了下半年各項賽事開賽后優異成績的取得。
6. 舉辦者履責
6.1 經費。
2019 | 2020 | |
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央財,萬元) | 26.565 | 27.67 |
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省財,萬元) | 28 | 0.04 |
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市財,萬元) | 2406.43 | 2588.25 |
人員經費(萬元) | 1873 | 1536.86 |
6.2 政策措施。
學校教練員、教師編制數為96人,2019年、2020年落實教練員、教師編制數92人。
7. 特色創新
體育運動學校是一所青少年展示體育特長,進行體育培養和系統訓練的特色學校。2020年學校培養輸送的優秀體育人才共25人,他們在國內外各大賽事中取得佳績,為滄州贏得了榮譽。
學校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著想,以德育教育為起點,促訓練、教學為一體,讀訓并重,體教結合,努力培養競技成績突出,文化素質優良,品學兼優,知行兼備的優秀體育后備人才。
8. 主要問題和改進措施
日常存在學生文化學習與體育訓練兼顧不暇問題,青少年學生承載身心發育與文體學習訓練任務之重問題,教學、訓練工作今后要繼續探索適合體校學生的、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促進優秀苗子脫穎而出,促學生發揮所長可持續發展,為社會做出更大貢獻。
2020年12月20日